上一页|1|2|3|下一页
/3页

主题:呼吁政府也给惠阳淡水来个旧城改造吧!!!([转帖]惠州“旧改”:未来两年7片区将有137万㎡被改 )

发表于2010-06-14

[转帖]惠州“旧改”:未来两年7片区将有137万㎡被改

日前,《惠州市惠城-仲恺区域“三旧”改造专项规划》公示。惠州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在该文件中明确提出,惠州在2015年之前,将对惠城和仲恺343.89万平米的旧城进行改造,并确立了惠州中心城区“七片四线”的改造重点区域。根据规划,包括江北南区等七个城市区域,在未来两年左右的时间里将有137万平方米的土地被重新改造开发。如此大规模的旧城改造,在惠州尚属首次。

七区四线为旧改重点,137万平方土地将重新盘活

根据规划,“七片”包括江北南区东片、江东水口西片、桥东东平片区、河南岸片区、火车西站片区、下角旧城片区以及陈江中心片区。这七个片区是规划范围内旧城镇、旧厂房、旧村庄“三旧”改造地块最为集中的地区。

“四线”为中心城区4条重点改造轴线,包括:仲恺大道沿线、惠南大道沿线、惠州大道沿线、东江两岸沿线。这4条改造轴线中,其中3条是惠州中心城区最重要的对外拓展轴线,也是联系重要区域性中心城区的进出门户。对于未来城市向外拓展、城市功能更新、展示惠州城市形象都有着重要意义。东江两岸沿线则是惠州市中心城区最重要的生态景观廊道,也是塑造惠州城市特色、维护和培育生态环境的重要城市窗口。

核心地段、稀缺资源,“旧改”将释放一批优质地块

从房地产开发的角度看,七个旧城改造的重点片区,恰好都在惠州近两年房地产开发的热点区域。这些重点片区,有的是惠州中心城区最核心的城市功能区域,地处配套成熟的城市核心地段,如桥东东平片区,河南岸片区;有的地处城市向外拓展主线上,占据稀缺自然资源,如江北南区东片、江东水口西片。

在老城区居住区几乎无地可供开发的情况下,占据核心地段或优质自然资源的房地产项目,其稀缺性有目共睹。这些区域的拆迁和再开发,不仅对改变城市面貌、理顺城市向外拓展脉络意义重大,还可以释放出土地资源,也给将参与其中的房地产开发商提供了操作优质项目的绝佳机会。

■ 片区踩点

江北南区东片

水北村旧屋“一房难求”

●旧改思路:通过改建旧村、迁转旧工厂,令片区内土地高度集约使用,形成空间格局紧凑、商务配套先进的现代中心城市CBD。

●楼市现状:按照惠州的城市区划,江北南区是指东江以北、江北三环路以南的范围。在此范围内新的房地产开发沿两条轴线。一条就是东江沿线,代表楼盘有合生帝景湾、富力丽港中心、金域碧水湾。另外一条就是惠州大道至北三环沿线,代表楼盘有万科金域华庭、中颐海伦堡、双城国际等,将是未来江北白领人群的主要居住区。

●发展前景:目前亟待旧改的村落也基本都在以上房地产开发最热点的两条线上。沿江水北村一带,按照规划改造后将形成新的滨江豪宅带和滨江休闲长廊。

如果立于东江大桥上看江北,会看到一条开阔的大道从脚下的桥面延伸向北。大道的左边沿东江是崭新的欧式洋房社区、玻璃幕墙包裹的写字楼,右边则安静地躺着一片村落,房子低矮又参差不齐,经过岁月的冲刷像是被炭火熏过的,灰黑一片。这就是老惠州称的“水北村”。

水北村原是一个大村,上世纪80年代江北开始新区建设,已经有很多村民迁进了不远处的“水北新村”公寓。但现在通往村子的路已经不成样子,有些房子的窗户连玻璃都没有了,像是很久没住人了。村里的房子除了一些原住民留守,其他的就租给了小工厂。

据在村中做水果生意的于先生讲,水北村原来有10来个大队,目前仍“留守”在东江大桥旁这片灰黑村落里的是1、2、3三个大队的村民,加起来大概有800人。不过这些人也住不了多久了。“不是闹全球金融危机,早拆了,两三年前就拆光了。”自称是“老水北”的王先生说。政府三年前就公布了这里的拆迁计划,也测量了各家房屋的平方数。现在村里的旧房子很金贵,可以说是一房难求。

谈到拆迁,王先生说惠州拆迁的补偿很低。政府给水北村民的承诺是“补房子”,拆迁后将补回同样大小的房子,如果新房跟旧屋的面积有差异,则多退少补。王先生说,靠拆迁发不了财。他希望能补回一套东江边上的房子给他。

河南岸片区 旧房屋、厂房牵头,开始零散地块拆建

●旧改思路:改造河南岸村、马庄村、河桥村、冷水坑村等,优化惠州大学教育功能环境,建设郊区化城市住宅;迁转惠南大道、南岸路沿线旧厂,加大沿线绿地建设和商业配套,营造繁荣商业街区。今年重点抓好第一工业区旧厂房、二轻工业区旧厂房、永富源国际酒店等一批“三旧”改造试点项目。

●楼市现状:由演达一路而生演达片区,聚集了恒和金谷、恒和主场、瑞和家园、日升昌阳光御园、石湖苑等众多楼盘。该片区的商业和生活特点让开发商在楼盘定位上趋向于中小户型,并且这些楼盘的户主多为年轻白领。

●发展前景:按照城市“南拓北优”的规划战略,演达继续向南拓展形成在规控空间最大、自然景观资源的南部新城。

从整体情况来看,河南岸片区一些零星地块的拆迁正在进行,或者已经完成。

从港惠新天地沿着演达大道、南岸路两条干道,有几个旧改的地块已经完成拆迁。在港惠新天地一期后面有大片的空地,就是规划中的三期,定位为城中心国际人文居住社区,包含有国际风情酒吧街以及国际学校。“这里原来是居民住宅,都是很旧的建筑,现在还保留了一部分挺影响美观的。”一位工作人员说。

另外,在其对面,紧邻恒和主场有一项目“华晟豪庭”正在紧张施工当中。

一路向南,金山湖花园提升了整个片区的形象,原垃圾回收废品厂也被拆除,现在新项目正在挖地基,周边聚集威廉城邦等多个项目,形成新的住宅片区。

“城中村改造,最须改的就是河南岸、上排一些真正意义的城中村,这些村路窄、握手楼多,发生火灾时,车是进不了的。”在河南岸市场,一位在此生活了几十年的居民介绍,由于这一带也在规划中的地铁1号线途经地段,预期在未来两年更新改造将会加快速度。

有市民表示,现在房价这么高,无论是市政建设还是房产开发,改造要与保障居民生活相结合。也有人提出了自己的想法,认为旧城改造要与景观改造相融合,比如惠沙堤二路沿江改造,不要高密度地建住宅类高楼,可搞点江边景观建筑等等。

下角江南片区 已经有人买旧房投资,菱湖和东江边旧房子渐走俏

●旧改思路:改造下角旧城区,迁转旧厂,增配公共服务设施,梳理支路道路系统,优化环湖、滨江公共空间建设,打造优质居住社区;迁转梅湖地区旧厂、旧村和殡仪馆等市政设施,建设综合性的滨江特色综合城区。

●楼市现状:下角楼市沿两条主干路发展,一条就是东江南岸滨江路,代表楼盘为江南丽苑。另外一条就是下角中路,这条路上分布着一些小型楼盘。

●发展前景:下角沿江带和江北对望,同样拥有一线江景。一直发展不起来主要有两个因素,一是地势较低,防洪方面的能力需加强。另外一点是沿江带没有市政配套。随着沿江带改造为滨江休闲公共空间,下角沿江的土地将大大升温。

作为惠州的传统居住区之一,下角跟麦地、东平、河南岸等地相比,属于新房地产开发最少的区域。片区内建筑基本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的房子为主。因为多数房屋老旧,在惠州本地人眼中,下角一向不是有钱人居住的地方。

此轮旧城改造,在下角居民看来也是改善居住条件的好时机。在下角中路做防盗网生意的市民叶先生表示,现在下角的新房价格也要4500元/平方米,普通家庭根本买不起。下角原来的一些国企都倒了,有很多下岗工人,要靠自己能力买房,肯定没希望了。如果自己家的旧屋被拆了,起码赔偿的钱要能买得起商品房才行。

在下角土生土长的市民翁先生自己刚买了一套二手房。谈到拆迁他认为,想依靠政府拆迁改善居住条件不现实。下角要拆的地方太多了,而政府和开发商能给居民多少补偿是问题关键。“补多点,政府不肯;补得少,居民不肯”,要拆很难的,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去。

在中介看来,下角的改造势在必行,这两年下角的二手房无疑将升值。据裕霖房产的工作人员苏先生介绍,一两年之前,下角的旧房子1000多还可以买到,但现在这个价格已经没有了,再旧的房子都要2000-3000块钱一个平米。旧城改造被提上日程,菱湖和东江边的旧屋将会走俏。
发表于2010-06-14

每次从淡水经过..看到那些老的不能再老的老房子..内牛满面!!!

呼吁政府也给惠阳淡水来个旧城改造吧!!!

发表于2010-06-14

恩,强烈呼吁

发表于2010-06-14

是啊 ,淡水啥时候改造哦

发表于2010-06-15
有没有政府部分的出来说说话呢?哈哈
发表于2010-06-17
引用:zzw863182 在2010-6-14 12:10:18写道:原帖
每次从淡水经过..看到那些老的不能再老的老房子..内牛满面!!!
呼吁政府也给惠阳淡水来个旧城改造吧!!!
 
 政府没钱。。。
发表于2010-06-17

同意。现在惠阳就像个大农村一样。房子又建的一个比一个时尚。

根本就是不搭调!!!这说明基础建设根本没做好!

发表于2010-06-17
发表于2010-06-17
只有慢慢等了哟~~~~
发表于2010-06-19
引用:南城小雨 在2010-6-17 10:12:02写道:原帖
 政府没钱。。。
 
 他有,不舍得花!
上一页|1|2|3|下一页
/3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