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页|1|
/1页

主题:“狼爸”们,别把孩子当成马戏团的猴

发表于2011-11-23
“三天一顿打,孩子进北大”,靠着这十个字,继“虎妈”之后,“狼爸”又火了。非要用凶狠的动物来打比方,这是因为两人同样拥有一套强悍的教育方式,一个字:打。这个字的背后,他们究竟在想什么?
这事让我想起以前一段往事。有一次,我带着女儿去看马戏,马戏团里的猴子、狮子、老虎和大熊,都能按驯兽员的意思做常人觉得不可能做的事,比如小狗做算术,老虎钻火圈等等。
看完节目,在余兴之中女儿问:那些动物为甚麽那么听话呀?答:驯兽员教的呀!孩子又问:怎么教呀?于是就把以前亲见和耳闻的关于驯兽的一些故事讲给她听:那些猴子,老虎,本来听不懂人话,被抓来后就把他关进笼子里,不给东西吃,一直饿呀饿,一直饿的精疲力尽。然后,驯兽员就少少的给他食物,吃一点,教他一个动作,做对了,就在喂一次,做错了,就挨鞭子。你想呀,动物们都喜欢吃东西而不喜欢挨鞭子,慢慢地就听话了,会做各种动作。
女儿听得津津有味,突然冒出一句:就像你叫我做算术一样,做对了就奖励好吃的,做错了就打屁股。
她说着句话,纯属自然联想,绝没有嘲讽的意思,但在我听来心里却不是滋味,脸顿时热乎乎的。细想平时对他的教育,突然觉得他有这样的联想其实一点都不奇怪。在很多时候,我在不自觉中,采用了驯兽员对付小动物的办法,嘴上说的最多的就是:做好什么什么,妈妈就给你什么什么,你不听话妈妈就不给你什么,甚至不听话就挨打!慢慢的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形成了一种价值倾向,即,听话就有糖吃,反之,就会受惩罚。
这种价值观,在孩子很小,所面对的问题并不复杂,父母还能带其选择正确的做法时,影响还不算大,而且负面性并不强。而他们一天天长大,开始面对父母都无法搞懂的问题时,便会陷入到迷惑和痛苦之中。而这时候,父母如果要在为其做主,得到的要麽是表面的服从,要么是彻底反叛。父母手中所掌握的诱惑和处罚手段,也就失效了。压抑和扭曲自己愿望的人格品质却会伴其一生。
因而,不能以马戏团驯兽的方式教育孩子。自出生那天起,孩子就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,我们应该有足够的智慧、耐心和信心,去帮他们树立健全的人格。
狼爸把娃娃打进北大,并不算什么成功经验,而一些家长对他这招心向往之的态度,实在很危险,在将孩子当成低级动物驯养之前,先想想那些因学习压力太大而跳楼孩子吧,那数量,肯定比打进北大的,多得多。
上一页|1|
/1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