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页|1|
/1页

主题:【断供或成为楼市常态】

发表于2014-08-11

楼市正在进入大范围、且暂时还看不到结束期的调整。楼市的涨势逆转后,各种负面传闻开始大行其道。

有媒体爆料指,于56月末,浙江杭州、江苏无锡和新沂、福建宁德等地,都有业主因个人按揭贷款逾期未还而被银行起诉的案例出现。有敏感者马上就会联想到,断供之风能否快速蔓延至各地,并快速增加断供数量?

断供这类事件多是以个案形式存在,若要论事件的影响力,显然不及老业主的维权事件那样大阵仗和有影响。后者动辄就是数十人甚至更多人一同上阵,且言行过激。况且涉事的业主群体,通常在事前都是有组织、有计划、有诉求,与断供的个案影响无法相比。

2008年下半年全球金融海啸肆虐之际,8月份就爆出深圳首例断供诉讼案,因为涉案的业主从当年1月份起,连续4个月未按期支付月供。到5月份时,工行深圳南山分行就向法院起诉,并查封了业主名下的3套房产,在当时很轰动。

据事主的代理律师指,该3套房产都不是业主的第一次置业。显示业主要么很有经济实力,要么就是炒楼专业户。有指业主是一位生意人,大概是因为一时的手头紧张;加上银行方面的态度坚决,不容协商,才导致事件弄大。

2010年之前,笔者一位朋友在深圳一家媒体供职,太太是全职主妇。友人当时在深圳一口气买下3套住宅,由他一个人的薪水来供楼。估计他是想自住一套,另外两套出租,用租金来当月供。但在媒体打工,除非他是拿高管的薪水,否则一般员工的收入要想既供3套房,还要养家糊口,当然会是压力山大,后来朋友悄悄撤离深圳回老家了。

列举上述案例的意思是,如果现在还是在2010年之前,则遭遇楼市调整之后,断供的个案将增加较多,因为那时的炒楼客太多。但20104月中旬国务院发布国十条迄今,楼控政策的目标之一,就是要把当时大量投资和投机性需求给挤出市场,其后应该已经达到该目标。

   
   断供能否成为常态?这要看:
1、实行限购的城市与非限购城市能否有明显差异。前者在最近4年内冒起的新业主多数是刚需,供楼虽有杠杆,但相信这些刚需不太敢把月供放大至超过个人的能力承受范围;2、要看这一轮调整的周期长短。时间愈长对楼价的考验越多,当然是变量愈多;时间愈短则毋须为此担忧。
发表于2014-08-11

断供能否成为常态?

发表于2014-08-11

有敏感者马上就会联想到,断供之风能否快速蔓延至各地,并快速增加断供数量?

发表于2014-08-11

买房子,还是刚需房好些,买房子要数自己钱包,不要一时冲动买房子

发表于2014-08-11

断供这类事件多是以个案形式存在,若要论事件的影响力,显然不及老业主的维权事件那样大阵仗和有影响。

上一页|1|
/1页